句子
民俗
品牌
特产
景点
名人
名字
测试
热门资讯
工具大全
首页
>
民俗查询
> 湖北民俗
湖北民俗
黄石(1)
鄂州(1)
天门(1)
随州(2)
神农架(2)
孝感(8)
咸宁(9)
潜江(9)
十堰(16)
襄阳(16)
荆州(17)
武汉(19)
荆门(23)
宜昌(24)
黄冈(37)
恩施(41)
龙凤书
在赤山法华院北山坡上,有两棵松树,恰似龙飞凤舞,其形栩栩如生。在偌大的松林间别具一番景致,人们都叫它龙风树。说起龙凤树,那还得从大唐说起。公元824年,武宁军节度使王智兴升至徐泗观察使。正好这一年皇帝过生日,他借机奏请要在泗州设置戒坛,大力兴建禅院寺庙,赐福天下百姓。于是委派手下得力干将张保皋到离泗
鹤峰围鼓
鹤峰围鼓(俗称打家业),主要流行于鹤峰大岩闳外的走马、铁炉、梅坪一带。它是由一只鼓、两副钹、一大锣、一勾锣、五件响器,五人操作演奏,通过鼓点牵引,两夹钹穿插拗打,大锣应节转换,勾锣巧妙点缀,构成独具一格的交响,能表现出气势磅礴、翻江倒海的壮美,也能表现花绽鸟嘻、唧唧喔喔之优美,它是土家族特有的一种艺
喜花鼓
因民间家庭生了儿子“整酒打喜时歌唱舞蹈狂欢”而得名,每首音乐旋律起伏动听,歌词连贯自成体系。优秀民歌《黄四姐》是建始县民间音乐系统“喜花鼓”庞大家庭中最为突出的代表作之一。“喜花鼓”因民间家庭生了儿子“整酒打喜时舞蹈狂欢”而得名。建始县三里、高坪、红岩一带土家姑娘出嫁后在婆家生了男孩,叫做喜得“贵子
建始闹灵歌
安乐井“闹灵歌”热烈、明快、活泼,其表演形式丰富多彩,分角色且歌且舞。陈生源因精于安乐井“闹灵歌”(跳丧)而闻名遐迩。陈生源是建始县业州镇建阳村人,今年75岁。他从15岁起便从师学习跳丧、打锣鼓等民间艺术,秉性聪明,通过六十多年的唱念敲打,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民间艺人,在建始早已是颇负盛名的丧鼓师傅和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属于国家级文化传统技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湖北省重庆市辖区内。土家族先民古居溪州。早在采集狩猎时期,土家先民以树筑巢、以石垒屋、以石洞而居。“洞穴居”后来与兄弟民族建筑文化交融后发展成明清时期的封火统子大屋;“树巢居”则是土家先民为防潮湿防野兽在树上搭建居住的简陋窝棚,后与兄弟民
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
时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地点:历山活动历史:8活动影响:9参与指数:8.5简介:炎帝是农耕文明的缔造者,是全球华人共同的祖先,农历四月二十六为其生辰纪念日。被称为“有始(祖)有终(曾侯乙编钟)”的湖北省随州市每年都举办庆典活动,数以万计的海内外炎黄子孙长途跋涉来这里拜谒炎帝。
赤壁脚盆鼓
赤壁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国赤壁之战遗址所在地。赤壁脚盆鼓是赤壁市流传达3000多年的一种民间打击乐器。史载可证,赤壁脚盆鼓起源于商、周、战国时期的故楚之地,伴随着楚民生产、生活、礼仪习俗的演变和历史变迁,逐步由孕育、产生,走向成熟和发展。它是楚文化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见证,又富含着与赤
孟宗的故事
孟宗,本名宗,因避三国吴帝孙皓(字原宗)名讳将宗改为仁,字恭武。出生于周巷镇青山口孟家栗林村。孟宗为官清廉,忠孝双全,后来官至司空(史称孟司空)。建衡三年(公元271年)去世,葬于家乡。南阳求学孟宗少年时,到南阳拜李肃为师,因学习刻苦,才思敏捷,读书通宵达旦,持之以恒,被李肃视为奇才,认为他是块当宰
远安呜音
远安呜音是流传于远安荷花镇、洋坪镇等一带的民间吹打乐,流传历时近200年。呜音乐器形似唢呐,但实质又不相同。因演奏技法的特殊性,赋予各个乐音以独特的韵味,极具地域性特征,对研究中国传统音乐、道教音乐及远安当地民风、民俗具有一定价值。远安呜音,又称巫音,流传于远安县荷花镇、洋坪镇、河口镇,与保康店垭、
武当神戏
武当神戏是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镇青塘村王氏家族汲取武当文化及当地汉族民间戏曲和民歌小调的音乐营养,使之演化成为当地独特的汉族传统戏曲种类,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主唱大本头戏、连台本戏,以历史故事为主,以唱功见长。目前,武当神戏已挖掘整理30余个剧目、9腔24调。2011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黄鹤楼传说
位于武汉市蛇山之巅的黄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这座楼屡建屡毁,仅清代就7建7毁。各代的黄鹤楼风格不同,宋楼雄浑,元楼堂皇,明楼隽秀,清楼奇特。建楼的传说是美丽的。一千多年前,有位姓辛的老人在蛇山上开了酒店,常客中有一道士,回回喝酒不买酒菜,只用随身带着的水果下酒。店主人揣想他一定清贫,执意不收他的
宣恩耍耍
耍耍是盛行在鄂西土家地区的民间歌舞,据传“耍耍”原是从巫坛“还神”做法事中分离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原始舞蹈,具有浓郁古朴的“撒野”风格,并带有“娱神”,“娱人”的性质,因此土家族人又称之为“喜乐神”。表演耍耍多为一男一女,也有两男两女,舞时男拿扇子,女握方巾,或男女各执手巾,边唱边表演,表演动作不复杂,
长阳吹打乐
在长阳的村村寨寨,“上山踏歌声,近村闻吹打”。伴随着土家人的习俗风情、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总是响彻着吹打乐的悦耳之声。出土的六朝陶魂罐上刻画毕肖,说明长阳吹打乐在一千五百多年以前就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吹打乐班。至今仍在民间流传演奏曲目五百多首。吹打乐通过师徒传承,以口传心授而代代相袭。长阳吹打乐是由吹奏
京山民歌.田歌《小女婿》
《小女婿》是一首田歌,是流传在湖北京山和天门地区的民歌。目前荆门市正在申请省文化遗产保护。小女婿---指女的已成年,而男的未成年,甚或还是稚男,便成了夫妻,故称“小女婿”。有民歌曰:“十八姑娘,八岁郎,夜夜睏觉抱上床。”这种婚配旧时在当地的穷山僻壤有所见,是种封建陋习歌词丫鹊子架几架耶,------
上中梁
过去,沙洋农户建新房,墙砌好后,堂屋中间墙尖上要安大梁,也叫“中梁”、“栋梁”。上梁是件很慎重的事。因为在过去人们建新房很不容易,许多都是几代人积蓄才能做新屋。上梁先选黄道吉日,还要请亲朋好友作客送贺礼。门上还要写对联:“上梁欣逢黄道日,竖柱恰遇紫微星”。同时还用五尺红布或红绸子作梁衣,上面写上“吉
武汉采莲船
采莲船在传说中为观音娘娘坐船筹款修桥铺路,后人为了纪念观音娘娘的善举,就通过采莲船表演来表示赞颂,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成为在重要节日以祝贺为主要内容的表演,特别是在春节期间,撑起采莲船为每家每户拜年、送上祝福。特征:主要形式为唱祝词并夹以锣鼓家业伴奏和行船表演,一般没有乐器伴奏,可和狮子、龙灯等一起表
牌子锣
牌子锣(包括丝弦锣鼓)是一种混牌子自由连缀的民间器乐曲,虽为数不多却得来不易,它凝聚了多少人的辛劳和汗水。据鄂城史料记载,明崇祯1j,义军首领张献忠挥师武昌,途经葛店附近,村民们奔走相告,并以“敲锣鼓,吹喇叭”的方式欢迎义军,后有两个村子取名为“杨喇叭湾”和“上屋罗村”,故牌子锣在鄂州世代相传,有近
高跷故事亭子
高跷故事亭子盛行于黄陂东乡、西乡一带。集杂技、戏曲、故事于一体,在高空中用高跷小调演绎戏曲故事。一花一团一赛场,武汉杂技名远扬。民间竞技更活跃,强身健民体质壮。杂技皇后夏菊花、屡获国际大赛殊荣的武汉杂技团、以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和武汉杂技厅为载体和场馆的国际杂技东方赛场,使武汉成为中国和世界杂技艺术的
罗田畈腔
罗田县是京剧鼻祖余三胜的家乡,它位于大别山脉南麓,地跨东经115°06′至115°45′,北纬30°01′至31°12′。海拔1729.13米的大别山主峰坐落其间,为最高点,全县以山区为主,丘陵次之,地势南高北低,最低处海拔46米。起源于远古时期劳动号子的罗田畈腔是在大别山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农民们在
高跷狮子
创者为明朝初年新洲张旗牌湾的世袭官张炳公。数百年中,该舞张姓独传。至清末,才传艺于外姓。高跷狮子舞表演形式别具一格:舞狮人的双脚踩在一尺八寸高的高跷上,前滚后翻,腾转蹦跳,表情达意。在新洲举水以西的周铺、仓埠、阳逻、张店等地盛行,并流传到河南、湖南等省。特征:集武术、杂耍、戏曲等多种表演手段于一体。
第
1
页/共
12
页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各地民俗:
大洋洲
非洲
美洲
澳门
欧洲
宁夏
香港
天津
海南
亚洲
青海
新疆
重庆
西藏
内蒙古
北京
吉林
黑龙江
辽宁
贵州
上海
甘肃
山西
河南
湖北
云南
江苏
广西
湖南
陕西
福建
山东
四川
江西
安徽
广东
浙江
河北
推荐民俗:
冀中笙管乐·十里铺音乐会
九曲红梅红茶制作技艺
推剧
应界坑乱弹
松溪民间版画
旋鼓舞
平阳白鹤拳
东平后布畲族文化节
黄素剪纸
平阳头发吊灯制作技艺
杨源英节庙会
云霄潮剧
瑞安老酒汗传统酿制技艺
政和配茶习俗
长泰明姜制作技艺
芜湖铁画
新娘茶
四平锣鼓
花鼓灯艺术
四堡酿豆腐
坂仔香蕉
安丰塘的传说
九龙舞
高山族拉手舞
大小锣鼓
二声部山歌“双音”
石斛泡制技艺
祠山张渤传说
屏南提线木偶戏
四弦书
民俗——做咸菜
拦手门
小河锣鼓
永川豆豉酿制技艺
甘宁鼓乐
荣昌年猪文化节
巫舞
鞍子苗歌
卡山地毯编织传统技艺
六画山鸡
推荐民俗
冀中笙管乐·十里铺音乐会
九曲红梅红茶制作技艺
推剧
应界坑乱弹
松溪民间版画
旋鼓舞
平阳白鹤拳
东平后布畲族文化节
黄素剪纸
平阳头发吊灯制作技艺
杨源英节庙会
云霄潮剧
瑞安老酒汗传统酿制技艺
政和配茶习俗
长泰明姜制作技艺
推荐工具:
json格式化工具
http状态码
html转义符大全
在线进制转换
重量单位转换
在线统计字数
汉字转拼音
在线长度单位换算
css格式化
网站权重查询
句子大全
民俗查询
品牌大全
在线设计工具
排版工具
特产查询
景点大全
136.la